責任編輯:付偉 周華 來源:農藥工業網 日期:2014-09-18
海南省瓊海市,2014年9月16日--由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中國農藥工業協會、植保(中國)協會三方聯合主辦的“農藥安全科學使用與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培訓”在海南省瓊海市成功召開。旨在宣傳安全科學使用農藥的知識與技術,減少農藥包裝廢棄物對農田的污染,探索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的處理辦法,推動農田生態安全管理工作,促進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全面協調和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業部農藥檢定所、農業部農研中心、農業部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環境保護部生態司、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植保(國際)協會、植保(亞太)協會、植保(中國)協會及各省植保站的領導、專家、媒體代表、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安全科學使用農藥委員會成員單位代表等共約120人參加了本次培訓會。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副主任鐘天潤、海南省農業局梁安瓊處長、中國農藥工業協會會長孫叔寶、植保(中國)協會主席杜暉分別為本次培訓會致辭。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副主任鐘天潤表示: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加大農業先進使用技術推廣應用和農民技術培訓力度,加大農村面源污染防治力度,促進生態友好型農業發展。這次活動就是落實一號文件精神的具體措施,做好農作物生產過程中安全科學使用農藥工作,幫助農民提高安全科學用藥水平,更好地防止病蟲危害,保障農業豐收,從源頭上控制農藥殘留污染,減少農藥對人、畜及環境的危害,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田生態環境安全。
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孫叔寶會長講到,為宣傳安全科學使用農藥的知識與技能,增強農藥使用者的安全意識,為減少濫用農藥現象的發生和農藥包裝廢棄物在田間的污染,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安全科學使用農藥委員會于今年4月份在南京成立,從成立到今天短短約5個月的時間已經成功舉辦“安全科學使用農藥,建設美麗鄉村大講堂”65期。舉辦大講堂期間,委員會得到了中化農化、拜耳、科賽基農等企業的大力配合,希望通過大家的努力,帶動更多的國內農藥企業參與 “安全科學使用農藥與農藥廢棄物回收”這項工作,同時也希望這項工作得到政府部門、媒體等各方的關注,大家同心協力為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而努力。
植保(中國)協會主席杜暉先生表示:在農業現代化快速發展的今天,農藥扮演了不可缺少的角色。農藥使用后剩余農藥的貯存、過期農藥的變質及失效農藥的處置、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及處置等諸多問題均亟待解決。此次“農藥安全科學使用與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培訓”邀請了有關專家進行研討,并選取海南省瓊海市、文昌市、定安縣等20個鄉鎮作為示范點,開展“安全科學使用農藥、妥善處置農藥包裝廢棄物、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環境安全”的工作。植保(中國)協會在與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合作的13年中,開展培訓數千場,累計培訓數萬人,編印了《安全科學使用農藥掛圖》《病蟲草防治手冊》等培訓和宣傳資料數萬份,贈送安全施藥防護衣,防護面罩上萬件。逐步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農藥包裝廢棄物的處置方式, 提高公眾和農民的風險意識,配合政府部門達到科學有效管理農藥包裝廢棄物、清潔生態環境的目的。
植保(亞太)協會Thomas Jacob先生講到,要安全科學使用農藥,進行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就要從包裝容器的開發、安全性能、方便使用等方面著手,減少浪費與污染。他指出好的包裝要具備以下特點:保護農民、保護環境、保護產品、使用方便安全、容易清洗、方便運輸及儲存、保證產品質量和貨架壽命、包裝規格方便農民使用、包裝符合危險貨物及GHS法規要求。
環保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焦少俊博士在報告中就我國農藥包裝廢棄物的污染現狀及現階段的處理進行了分析,并作了危害性的評估。焦博士通過對比國外農藥包裝廢棄物的管理情況,對我國目前的環境管理現狀與存在問題進行了剖析,建議從農藥包裝物的生產、運輸、回收、再生與處置等各個環節標準化,征求相關單位意見,探討可持續的運行機制。
植保(亞太)協會郭井泉博士從農藥包裝廢棄物的有害無害分類、處置及循環經濟的視角給大家上了精彩的一課。郭博士以德國和澳大利亞為例講述了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體系的建立及國外的成功經驗,也分析了中國在發展過程中農藥包裝廢棄物的處理問題。在實踐的工作中,若做好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工作,離不開以下要素:1、吸取國際和國內成功經驗,提高循環利用的標準。2、從產品生命周期探索解決途徑。3、政府與行業要緊密配合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4、建立方便農藥經銷商、零售商、種植戶等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的有效機制。5、培訓和激勵農業各相關主體和利益相關共同體。6、在管理體系中,結合國家的法規和自愿的原則。7、在吸取國外先進經驗的同時,要考慮當地的實際情況。8、建立便民的回收點,設計減少成本核算的運輸方式和粉碎點。9、區分處理循環再利用的廢棄包裝物和高溫焚燒的農藥包裝廢棄物。
植保(國際)協會Detlef Doehnert 博士在報告中闡述了發達國家關于農藥包裝廢棄物的收集方案及管理辦法。農藥包裝廢棄物管理要降低風險,關于用農藥包裝廢棄物所加工的再生塑料的最終用途,ECPA的觀點是再加工的材料必須符合法規要求,以確保它不被用于直接接觸食物的用具、醫療設備或玩具。另外,從降低風險的角度,這些再加工的材料應被生產成品的責任方認可是安全、合理的。同時,Detlef Doehnert 博士也與各位參會的專家、領導及代表分享了歐盟法規中關于農藥包裝廢棄物的約定條款及國際上發達國家對農藥包裝廢棄物做的科普宣傳工作。
先正達(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研發總監區越富先生在報告中分享了植保(中國)協會與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合作,在四川廣漢、云南石屏、云南西雙版納、海南三亞進行探討和測試農藥包裝廢棄物的管理模式;同時也分享了與農業部藥檢所和德國合作的關于“中德政府的農藥包裝廢棄物管理”項目經驗。通過幾年的實踐,深刻體會到要做好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儲運及處理的關鍵因素有如下4點:1利益相關者要具備高度的社會責任感。2可操作的配套法規要出臺。3、配套的基礎設施要落地,同時具有相關協調單位負責。4、長期的農民培訓,增強農民安全科學用藥的意識,從而改變農民固有的用藥習慣。
在培訓會上,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金書秦博士對發達國家在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方面的經驗和上海和廣西兩個地區的相關實踐調研結果進行了歸納和總結發現,政府對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工作的支持與否是導致此項工作是否順利開展并取得成效的關鍵因素之一,上海與廣西的不同回收模式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借鑒的范本。金博士根據中國的實踐情況提出了3點建議:1)根據中國國情,明確相關責任主體,2)整合已有政策,強化源頭管理,3)把握農業發展新趨勢,推動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
上海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與杭州市余杭區農業局分別匯報了在上海和余杭進行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的基本做法及工作成效。
主辦方特地準備了《農藥科學安全使用培訓指南》《農藥安全科學使用知識手冊》《安全科學使用農藥掛圖》等資料贈送給各植保(植檢)站(局)(農技中心)代表等。
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安全科學使用農藥委員會攜手成員單位海利爾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科信生物化學有限公司、山東科賽農控股有限公司、拜耳作物科學(中國)有限公司、先正達(中國)投資有限公司5家代表企業發出倡議,希望更多業內人士能夠參與到“農藥安全科學使用與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的工作中來,讓安全用藥與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再利用工作能夠持久深入的開展下去,集各方力量,共同踐行社會責任,為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而努力。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農藥與藥械處邵振潤處長和植保(中國)協會安全用藥委員會主席張曉玫主席主持了本次會議,同時邵振潤處長作為主辦方代表對本次會議進行了精彩總結,自2001年起,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與植保(中國)協會進行了近十多年的關于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模式的探索,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受到廣泛的關注。全國各植保部門在統防統治工作中培訓農民,自覺遵守相關規定,進一步增強了農業環境保護意識。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在孫會長的帶領下于今年4月份成立了安全科學使用農藥委員會,并帶領成員單位舉辦“安全科學使用農藥、建設美麗鄉村大講堂”,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希望國內企業積極履行其社會責任,探索廢棄物包裝回收的有效模式。
總結中,邵振潤處長提出幾點建議:一、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建設,進一步明確相關責任主體,有利于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工作的開展;二、推動農藥包裝升級換代,進行一場有利于廢棄物回收,保護環境的革命。如:1)規范包裝的外觀和規格,減少面源污染減少用戶因包裝引起的誤服誤用;2)限制農藥過度包裝,減少用戶使用成本;三、建立有效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體系,四、建議加強合作,采用多種模式與機制,探尋適合當地特點的成功模式。五、作為農業相關部門要加強培訓,改變農民亂扔廢棄物的習慣,規范用藥行為。特別是國內企業更要發揮其社會責任感,加強行業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