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中國農藥工業網 日期:2025-05-20
一、啶酰菌胺概述
1. SDHI殺菌劑發展歷史
啶酰菌胺屬于SDHI殺菌劑,這類殺菌劑發展歷史如下:
(1)第一代SDHI類殺菌劑
1969年,Uniroyal公司(現科聚亞)首次推出SDHI型殺菌劑萎銹靈原藥上市,之后氧化萎銹靈、麥銹靈(巴斯夫)、甲呋酰胺(Shell,現拜耳)原藥陸續上市 。1981年滅莠胺上市,1989年氟酰胺上市,1997年呋吡菌胺和噻呋酰胺上市,這四個品種主要用于水稻病害。
(2)第二代SDHI類殺菌劑
盡管SDHI殺菌劑研制歷史較早,上市品種亦較多,但其對一些主要真菌疾病的療效有限, 因此上市之后,并未真正引起人們的注意。直至2003年巴斯夫公司上市第一個廣譜性的SDHI型殺菌劑啶酰菌胺,并迅速成為銷售額過億美元的產品后,才受到人們的特別關注。
2009年,國際殺菌劑抗性行動委員會 (FRAC) 根據作用機理給這類產品單獨歸類,因其作用于病原菌線粒體呼吸系統的琥珀酸脫氫酶而正式有了名份,琥珀酸脫氫酶抑制劑終于自成體系,并從此開創了新一代SDHI型殺菌劑的新紀元。
(3)第三代SDHI類殺菌劑
近年來市場上推出的新一代SDHI型殺菌劑產品層出不窮,2010-2012年間就有七個原藥新品種上市。拜耳公司2010-2012年上市了3個SDHI型殺菌劑品種:聯苯吡菌胺、氟吡菌酰胺、氟唑菌苯胺;先正達公司2010-2012年上市了多個SDHI型殺菌劑品種:吡唑萘菌胺、氟唑環菌胺;氟唑菌酰羥胺;巴斯夫公司和三井化學公司2010-2012年上市了2個SDHI型殺菌劑品種:氟唑菌酰胺和吡噻菌胺。2012年以后,陸續又有多個新SDHI類殺菌劑上市。
2. 作用機理
啶酰菌胺為吡啶酰胺類化合物,它是由巴斯夫公司1992年發現,2002年首次登記,2003年開始上市的殺菌劑產品,屬于第二代SDHI殺菌劑。啶酰菌胺它通過抑制線粒體電子傳遞鏈上琥珀酸輔酶Q還原酶(也稱為復合物II)而起作用,其作用機理與其他酰胺類和苯甲酰胺類殺菌劑類似。
啶酰菌胺為葉面應用殺菌劑,可以在植物葉部垂直滲透和向頂傳輸,可以傳輸至植株的葉尖和葉緣,它還具有垂直滲透作用,可以通過葉部組織,傳遞到葉子的背面。它可以抑制孢子萌發、芽管伸長、附著器形成,在真菌的所有生長期有效,并呈現卓越的耐雨水沖刷性和持效性。在低濃度時,啶酰菌胺能阻礙菌絲生長和孢子形成,故具有治療作用;另外,由于它能抑制孢子發芽、芽管伸長及附著器形成,故又具有出色的預防作用。
啶酰菌胺可以有效防治對甾醇抑制劑、雙酰亞胺類、苯并咪唑類、苯胺嘧啶類、苯基酰胺類和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產生抗性的病害。
3. 應用范圍
啶酰菌胺殺菌譜廣,可以防治果蔬和其他作物上由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能用于許多作物上防治白粉病、灰霉病、菌核病和各種腐爛病等,且與其他藥劑不易產生交互抗性。
啶酰菌胺主要應用于果園(包括蘋果、葡萄、柑橘、楊梅、芒果、桃樹、香蕉、西瓜、甜瓜、草莓)、菜園(包括番茄、黃瓜、苦瓜)、大田作物(包括馬鈴薯、花生、油菜)、花卉(包括觀賞玫瑰、觀賞月季、觀賞菊花)和草坪等作物/場所防治真菌病害,對灰霉病、白粉病、菌核病、早疫病和灰霉病等病害防效較好。
二、啶酰菌胺全球市場情況
啶酰菌胺于2003年上市后快速占領市場,2005年突破1億美元,進入上億美元產品行列。據AgbioInvestor數據,2011年啶酰菌胺全球銷售額達3.40億美元峰值。但是由于氟唑菌酰胺和苯并烯氟菌唑等擠壓啶酰菌胺市場份額,導致啶酰菌胺全球銷售額出現下滑,到2020年達到峰谷2.18億美元。從2021年開始,啶酰菌胺全球銷售額穩定回升,呈現穩定增長態勢,2021年為2.33億美元,2022年為2.37億美元,2023年為2.46億美元。據AgbioInvestor預計,2028年啶酰菌胺全球銷售額為2.53億美元,五年復合增長率0.56%。
? 啶酰菌胺主要由其原創公司——巴斯夫公司進行銷售。拜耳作物科學公司在歐洲、北美和南美市場上銷售啶酰菌胺,該公司通過采取與其他殺菌劑如氟環唑、醚菌胺、吡唑醚菌酯和醚菌酯等預混產品的形式銷售。紐發姆也參與啶酰菌胺的銷售工作。
啶酰菌胺最初開發用于水果和蔬菜,但隨后在油籽油菜(與苯菌酮混配)和谷物(與氟環唑復配)上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功。也被引入用于各種蔬菜作物,既可以單獨使用(商品名 Endura)也可以與吡唑醚菌酯混配(商品名Pristine)。
啶酰菌胺被廣泛使用,用于各種作物,可以葉面噴施也可以作為種子處理劑使用。 巴斯夫向Incotec(一家專注于種子處理和包衣技術的全球領先公司)供應啶酰菌胺產品,用于美國的油菜種子處理。2015年,巴斯夫在英國推出了Pictor(啶酰菌胺和醚菌胺復配),在德國推出了Efillor(啶酰菌胺和葉菌唑復配),兩者都用于油菜。2016年,巴斯夫在加拿大推出了Lance AG,在法國推出了Signum(含吡唑醚菌酯)。2019年2月在西班牙上市Tessior(含吡唑醚菌酯)。并于2021年在美國推出 Encartis(啶酰菌胺與百菌清復配),用于預防和治療幣斑病和其他十種草坪葉部病害。多年來,啶酰菌胺相繼在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巴西、意大利、中國、西班牙和阿根廷等70多個國家登記,用于100種作物防治80多種病害。
三、啶酰菌胺國內市場情況
1. 登記情況
根據農藥信息網公布的信息,截至2025年2月27日,國內登記有效狀態的啶酰菌胺產品共有167個,其中原藥30個,制劑137個;低毒132個,微毒35個;普通PD編號農藥164個,專供出口EX編號農藥3個;單劑40個,復配產品97個。僅僅2024年一年間,有10個啶酰菌胺產品登記。2025年截止目前,已有3個啶酰菌胺產品獲得登記。巴斯夫歐洲公司在中國正式登記了96%啶酰菌胺原藥、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劑、300克/升醚菌·啶酰菌懸浮劑和38%唑醚·啶酰菌水分散粒劑,同時巴斯夫植物保護(江蘇)有限公司也取得了300克/升醚菌·啶酰菌懸浮劑登記。從登記劑型來看,目前所有登記的啶酰菌胺制劑產品,主流劑型為懸浮劑和水分散粒劑,各占49.6%,另外有一個可濕性粉劑(僅供出口柬埔寨)。
啶酰菌胺原藥登記情況
登記證號 |
總含量 |
有效期至 |
登記證持有人 |
96% |
2028/8/18 |
||
98% |
2029/12/30 |
||
98% |
2029/12/30 |
||
96% |
2030/1/4 |
||
97% |
2030/3/1 |
||
PD20150687 |
98% |
2025/4/17 |
安徽寧億泰科技有限公司 |
PD20151193 |
96% |
2025/6/27 |
山東濰坊潤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PD20151201 |
98% |
2025/7/29 |
江蘇省無錫市稼寶藥業有限公司 |
PD20151550 |
97% |
2025/8/3 |
邁克斯(如東)化工有限公司 |
PD20151556 |
98% |
2025/8/3 |
濰坊中農聯合化工有限公司 |
PD20151602 |
98% |
2025/8/28 |
山東京博農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PD20151880 |
98% |
2025/8/30 |
浙江宇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PD20160120 |
98% |
2026/1/28 |
江蘇省農藥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
PD20160609 |
98% |
2026/4/26 |
遼寧眾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PD20160770 |
96% |
2026/6/20 |
江蘇揚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98% |
2026/7/27 |
||
98% |
2026/8/30 |
||
98% |
2026/11/14 |
||
98% |
2026/11/14 |
||
98% |
2027/3/8 |
||
98% |
2027/4/9 |
||
96% |
2027/8/20 |
||
97% |
2027/8/20 |
||
98% |
2027/9/18 |
||
98% |
2027/10/17 |
||
98% |
2027/12/19 |
||
96% |
2027/12/19 |
||
98% |
2028/4/17 |
||
98% |
2028/5/16 |
||
98% |
2028/6/27 |
相比單劑,啶酰菌胺混劑產品登記數量較多,均為二元復配制劑,其配伍品種主要有:吡唑醚菌酯(43個)、咯菌腈(18個)、異菌脲(7個)、醚菌酯(6個)、腐霉利(5個)、嘧霉胺(3個)、氟菌唑(2個) 、肟菌酯(2個)、嘧菌環胺(3個)、硫磺(1個)、乙嘧酚(2個)、嘧菌酯(2個)、乙霉威(1個)、啶菌噁唑(1個)等。
從登記僅限出口農藥來看,我國企業已開始關注啶酰菌胺制劑產品的出口業務,2022年兩家企業獲得啶酰菌胺出口登記,即山東濰坊潤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中山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蘭升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于2023年9月28日獲得8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劑出口登記,僅限出口到澳大利亞。
從登記作物來看,國內啶酰菌胺制劑產品登記在27個作物類型上。在葡萄上的登記數量是55個,高居榜首。其次是黃瓜,登記數量是44個。排在第三位的是番茄,登記38個(包括番茄、大棚番茄兩種栽培類型)。第四位是草莓,登記數量為16個。巴斯夫歐洲公司的啶酰菌胺產品在甜瓜、蘋果、草莓、葡萄、月季、黃瓜、油菜、番茄、馬鈴薯、牡丹、柑橘、桃樹、花生、香蕉等多種作物上取得了登記。
2. 原藥產銷情況
如上所述,國內啶酰菌胺原藥登記企業30家,但實際在產企業僅僅是少數,生產集中度很高。啶酰菌胺原藥國內總產能約6000噸/年,但實際在產產能僅3000噸/年。近年來啶酰菌胺原藥產量增長顯著,2022年國內產量不到500噸,2023年產量700多噸,到2024年啶酰菌胺原藥產量已經翻番到了將近1800噸。
從啶酰菌胺原藥國內銷售情況來看,2022年國內總銷量不到500噸,其中蘭升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蘭升生物)占比95%以上;2023年國內總銷量約500噸,蘭升生物占比95%以上;2024年國內總銷量1000余噸,蘭升生物占比80%以上。以上三年,蘭升生物啶酰菌胺原藥銷量在國內市場占有率均排第一。
蘭升生物是國內最早研發啶酰菌胺合成技術的廠家之一,并率先實現了規模化生產。目前,該公司2000噸/年啶酰菌胺原藥產能已實現穩定達產,成為國內啶酰菌胺原藥最大生產企業,以及僅次于巴斯夫的全球啶酰菌胺原藥生產企業。
3. 市場情況
從啶酰菌胺原藥市場報價曲線圖來看,2024年1月到2025年2月,啶酰菌胺原藥國內市場報價經歷了三個階段,2024年年初報價42萬元/噸,年中下滑到40萬元/噸,2024年下半年以及2025年初,啶酰菌胺原藥市場報價一直在38萬元/噸徘徊。
下圖為啶酰菌胺原藥加權平均成交價格曲線圖,從圖上來看,實際上成交的價格遠低于市場報價,最高的成交價格僅僅35.07萬元/噸,尚未達到市場報價最低位置。而啶酰菌胺原藥加權平均成交價格下降的趨勢則與市場報價趨勢相互吻合,即從2024年以來,啶酰菌胺原藥價格一直呈現下降態勢,可見市場競爭之激烈。
究其原因,啶酰菌胺原藥價格下跌,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需求偏弱,終端應用成本較高,下游企業采購意愿不足;二是部分性價比更高的品種分流市場需求;三是國際關稅壁壘導致出口難,加劇了國內的競爭,進一步壓低了市場價格。
四、啶酰菌胺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1.挑戰
(1)價格競爭與利潤壓縮
如上所述,啶酰菌胺原藥價格呈現下降趨勢,國內企業為爭奪市場份額采取降價策略,部分企業價格已接近成本線,同時同類產品(如其他某些SDHI類殺菌劑或三唑類殺菌劑)性價比更高,分流中低端市場需求,從而導致啶酰菌胺企業在價格競爭的過程中利潤空間被壓縮。
(2)成本與供應鏈波動
啶酰菌胺中間體和原材料價格的波動,海運運費的上漲,將增加出口企業的成本壓力。此外,環保政策趨嚴,技改投入(如廢水處理等)增加,必然會推高生產成本,中小企業面臨較大生存壓力。
(3)國際貿易壁壘影響
當前,國際貿易摩擦頻發、關稅壁壘高筑、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不斷加劇,經濟發展格局的不確定性與不穩定性日益凸顯,啶酰菌胺市場也難以獨善其身,必然會受到影響。
2.機遇
啶酰菌胺與現有登記大多數殺菌劑無交互抗性,是植保市場上防治灰霉病、白粉病、早疫病等病害的重要藥劑。目前登記的啶酰菌胺制劑產品,應用作物以黃瓜、葡萄、番茄、草莓為主,防治的主要病害是真菌中的部分病害,對于水稻、玉米、冬瓜、苦瓜、豆角、豆類、辣椒、向日葵、大蒜、韭菜、球莖蔬菜、芥菜、胡蘿卜、萵苣、甘藍、花椰菜、根類蔬菜、桑葚、核果、堅果、櫻桃、藍莓、薄荷、煙草、胡麻等其他作物的病害防治。啶酰菌胺及其混劑有較大的潛力,市場前景看好。復配制劑的開發將擴大應用場景,增強防治效果并降低抗藥性風險,推動市場增量。啶酰菌胺制劑產品中,環境友好型的水分散粒劑和懸浮劑等劑型產品仍有較大的開發空間。
啶酰菌胺作為抑制線粒體呼吸鏈中琥珀酸脫氫酶的防治產品,其未來市場必定會持續受到科研機構、農藥生產企業和菜農、果農、花農的歡迎,尤其是社會化植物保護統防統治服務組織的青睞,且隨著啶酰菌胺產品登記證件的增加,應用作物范圍的拓展,新劑型產品的開發,混劑產品應用的深入,防治對象的擴展,啶酰菌胺及其混劑在未來植物保護市場具有較大的開發價值,發展前景廣闊。
啶酰菌胺不僅是一種廣譜且內吸性的殺菌劑,更擁有諸多獨特性質。它能夠高效防治果蔬及多種作物上的眾多病害,同時兼具出色的滲透性。盡管其熏蒸作用相對較弱,但出色的殺菌效果依然不容忽視。此外,啶酰菌胺在種子處理方面也展現出潛力,為農業領域帶來了新的防治策略,市場前景廣闊。啶酰菌胺的作用機理別具一格,不會產生交互抗性。它不僅能預防病害,還具有治療作用,雙重功效顯著。啶酰菌胺耐雨水沖刷,確保了更長的持效期。安全性是啶酰菌胺的另一大亮點,至今未有出現藥害的報道。
歐洲、北美等成熟市場對啶酰菌胺認可度較高,市場推廣較好,國內企業可以通過成本優勢和技術合作擴大出口份額?,而隨著東南亞和拉美等發展中國家新興市場農業現代化需求釋放,對啶酰菌胺接受度也越來越高,對啶酰菌胺的需求潛力也將增大。
基于以上原因,我們可以預計,未來幾年,無論是全球還是我國,啶酰菌胺必然會有較好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