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左彬彬 來源:農藥市場信息 日期:2023-08-18
一般而言,吡氟酰草胺苗前或苗后早期用于秋播小麥田和大麥田,防治禾本科雜草或闊葉雜草。歐洲是吡氟酰草胺的主要市場,法國、德國、澳大利亞、英國是其最大的農藥應用國。
1 產品簡介
吡氟酰草胺屬類胡蘿卜素生物合成抑制劑,被處理的植物植株中類胡蘿卜素含量下降,進而導致葉綠素被破壞,細胞膜破裂,雜草表現為幼芽脫色或變白。在雜草發芽前施用可在土表形成抗淋溶的藥土層,在作物整個生長期保持活性。當雜草萌發時,通過幼芽或根系吸收藥劑直至死亡,死亡速度與光的強度有關,光強則快,光弱則慢。
吡氟酰草胺應用非常廣泛,適用于小麥、大麥、水稻、白羽扁豆、春豌豆、胡蘿卜、向日葵等作物田,防除旱田雜草如早熟禾、小莧、反枝莧、馬齒莧、海綠、刺甘菊、金魚草、野斗篷草、大爪草、鵝不食草、田芥菜、堇菜、曼陀羅、播娘蒿、地膚、辣子草、寶蓋草、勿忘草、母菊、虞美人、酸模葉蓼、賓州蓼、春蓼、龍葵、繁縷、婆婆納、波斯婆婆納,對鼠尾看麥娘、馬唐、稗草、牛筋草、多花黑麥草、狗尾草、金狗尾草、苘麻、矢車菊、一點紅、豬殃殃、麥家公、萹蓄、野豌豆也有防效,對鴨跖草、峨草、三葉鬼針草、飛機草、野燕麥、雀麥、阿拉伯高粱、勝紅薊、蒼耳防效較差。與異丙隆(1,500~2,000 g/hm2)混用可以明顯增強藥效并擴大除草譜,還可以延長持效期。
1.1 使用方法
吡氟酰草胺廣譜,具有選擇性,于苗前和苗后早期施用,防除秋播小麥和大麥田禾本科雜草和闊葉雜草,具有較長的持效期。對豬殃殃、婆婆納和堇菜有特效,用量為125~250 g a.i./hm2;若單防除豬殃殃,用量為180~250 g a.i./hm2。為了增加對禾本科雜草的防除效果,可與防除禾本科雜草的除草劑混用,適合與之混用的除草劑有異丙隆等,根據防除對象確定混配比例,如將1,500~2,000 g a.i./hm2異丙隆與吡氟酰草胺200~250 g a.i./hm2混用。
1.2 應用技術
(1)小麥苗前和苗后及早施藥,除草效果最理想,隨雜草葉齡增加防效下降。正常情況下,秋季苗前施用,效果可維持到春季雜草萌發期。但若苗前雨水多,最好延期到苗后早期施用,以保最佳效果。
(2)若在苗前施用,對小麥安全,大麥與黑麥輕度敏感;冬麥比春麥安全。苗后早期施用比苗前施用安全。
(3)吡氟酰草胺殺草譜寬,可防除大部分闊葉雜草。在播種期至初冬施用,在土壤中的持效期較長。
2 登記產品與劑型
2.1 國內登記情況
截至2022年12月,國內共有13家企業持有吡氟酰草胺原藥登記,參見表1。
吡氟酰草胺制劑國內登記較多,其中單劑17項,主要劑型有:30%、41%、500 g/L吡氟酰草胺懸浮劑,50%吡氟酰草胺水分散粒劑,50%吡氟酰草胺可濕性粉劑,15%吡氟酰草胺可分散油懸浮劑。
混劑登記26項,用于冬小麥田的有:吡氟酰草胺5%+異丙隆50%懸浮劑(大部分登記制劑為吡氟酰草胺與異丙隆的不同組合),吡氟酰草胺11%+氟噻草胺11%+呋草酮11%懸浮劑(拜耳),吡氟酰草胺11.7%+氟噻草胺23.3%懸浮劑(利爾),吡氟酰草胺15%+雙氟磺草胺1%懸浮劑(新鄉中電),異丙隆60%+吡氟酰草胺11%+唑啉草酯4%水分散粒劑(安徽遠景)。
用于水稻田有:吡氟酰草胺3%+二甲戊靈33%懸浮劑(青島瀚生),吡氟酰草胺63%+吡嘧磺隆7%水分散粒劑(黑龍江華諾);用于大蒜田有:吡氟酰草胺11%+乙氧氟草醚22%懸浮劑(青島瀚生)。
從國內登記情況看,吡氟酰草胺原藥登記基本處于穩定狀態,新增登記可能性不大。而制劑登記多樣化較強,以小麥除草應用為主,兼顧水稻與精作除草應用,國內登記情況與吡氟酰草胺全球市場分布基本一致。
2.2 海外登記情況
根據吡氟酰草胺市場分布情況,海外重點統計歐盟、澳大利亞、阿根廷、哥倫比亞等國的登記情況。
2.2.1 歐盟登記情況
根據歐盟EFSA 2007年11月的決議,吡氟酰草胺原藥最低含量為970 g/kg。該文件中指出,雖然Makhshim Agan(即ADAMA)吡氟酰草胺的雜質與拜耳的有差異,但雜質均不構成毒理學意義;目前,吡氟酰草胺在歐盟不存在顯著的相關雜質,這一點為國內企業進行歐盟等同原藥登記提供了方便。
值得注意的是,歐盟于2018年發布了吡氟酰草胺的再評審通知,目前,再評審工作尚未完成。但吡氟酰草胺目前正處在“歐盟替代產品清單”之中,監管前景有一定風險。
從目前歐洲登記情況來看,可以得出以下登記趨勢:
一是傳統登記以500 g/L SC、50% WG單劑,以及氟噻草胺+吡氟酰草胺混劑為主。
二是新增登記主要來自混配應用。① 與既有傳統大宗活性成分,如二甲戊靈、草甘膦、芐草丹等成分的混配,在以上成分近期通過歐盟再評估后,通過混配提升制劑性能;但作物板塊與此前這些大成分的核心作物板塊相同;② 在新的作物板塊上嘗試新型組合,如與五氟磺草胺組合登記在水稻上,與甲基碘磺隆組合登記在燕麥上,與甲磺隆、綠麥隆組合成二元混劑登記在谷物上,與雙氟磺草胺登記在谷物上;③ 跨國公司主要是拜耳和ASCENZA開發的谷物多元混配制劑。
三是傳統劑型依然是登記與推廣主力;跨國公司新制劑登記與推廣的主要目的是希望拉開與仿制產品的競爭區位。
值得注意的是,從德國和法國的制劑登記情況中可以發現,真正通過配方等同登記的制劑產品并不多,大多數情況下,仿制企業需要自主開發制劑配方(劑型保持一致);此外,在歐盟區域,吡氟酰草胺制劑的授權品牌標簽登記較為常見,對于國內仿制企業來說,此類登記操作可以作為備選方案。
2.2.2 澳大利亞登記情況
澳大利亞制劑登記劑型與歐洲有顯著不同,除了傳統單劑之外,澳大利亞登記的吡氟酰草胺制劑以與辛酰溴苯腈、2甲4氯混配為主,而在歐洲與氟噻草胺的混配在澳洲并不存在。這從側面說明,在澳大利亞,吡氟酰草胺的主要定位,是針對既有麥類作物傳統除草劑的升級與抗性管理。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澳大利亞吡氟酰草胺原藥登記目前共21項,其中15項可追溯生產企業,詳情見表2。
其余原藥登記持有人中,需要特別關注的是龍燈、浙江欣禾、濰坊中農聯合,這3家企業均自主持有登記。
2.2.3 阿根廷登記情況
截至2022年12月,吡氟酰草胺在阿根廷登記的原藥共7項,詳情見表3。
阿根廷制劑登記幾乎均為500 SC單劑,僅龍燈等少數企業持有50% WG登記,但登記持有人遍布阿根廷當地幾乎所有大型經銷商。
2.2.4 哥倫比亞登記情況
哥倫比亞是唯一一個吡氟酰草胺主要應用不在麥類作物上的國家。登記產品全部為500 g/L SC或50%WG單劑,適用作物均為水稻;登記持有人以當地經銷企業為主,與歐洲登記布局狀態有較大不同。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中國企業寧波捷力克和潤豐在哥倫比亞均持有自主登記。從登記時間與續展更新狀態來看,吡氟酰草胺在哥倫比亞市場的登記與推廣均呈現活躍趨勢。
目前,北美地區吡氟酰草胺尚未有產品登記上市,但根據相關媒體報告,拜耳計劃于2023-2024年在美國市場投放吡氟酰草胺制劑產品,目標作物為大豆和玉米,與目前全球主流的谷物有所不同,此項信息可以通過Eurofins等實驗室的同位素樣品往來信息加以驗證。關于未來美國吡氟酰草胺登記和劑型動態,需要特別關注。
3 市場情況
3.1 主要公司市場開發情況
1995年合資公司Philagro(住友60%,日產30%,安萬特10%)在法國市場推出了產品“First”,有效成分為吡氟酰草胺+碘苯腈+溴苯腈;此后又相繼推出了Dièze(吡氟酰草胺+精2甲4氯丙酸+溴苯腈)、Etnos(吡草醚+吡氟酰草胺+異丙隆)等產品。1993年,吡氟酰草胺+碘苯腈+精2甲4氯丙酸的復配產品在德國登記,1998年,拜耳在德國和比利時市場投放了吡氟酰草胺+氟噻草胺復配的產品“Herold”。
2009年,拜耳首次在新西蘭登記氟噻草胺+吡氟酰草胺的復配產品“Firebird”,用于防除小麥和大麥田中特定的闊葉雜草及禾本科雜草。
2014年,拜耳在葡萄牙推出新除草劑產品“Musketeer”,專門用于橄欖園作物管理。該產品含有150 g/L吡氟酰草胺和10 g/L甲基碘磺隆鈉鹽,為油懸浮劑,對白酒草等難除雜草有卓越的防除效果。
2014年,英國農化公司Agform的除草劑“Blutron”(250 g/L異丙隆+50 g/L吡氟酰草胺)和“Blutron Plus”(250 g/L異丙隆+100 g/L吡氟酰草胺),用于防除一年生早熟禾和多種闊葉雜草。
1998年,拜耳在國內首次臨時登記55%吡氟酰草胺.異丙隆SC,登記用于冬小麥田,防除一年生禾本科雜草、部分闊葉雜草,目前已經過期;2011年,江蘇常隆農化有限公司在國內首家正式登記了98%吡氟酰草胺原藥(PD20110316)和60%吡氟酰草胺.異丙隆WP,制劑產品用于冬小麥田防除一年生雜草;2013年,江蘇龍燈化學有限公司在國內登記了50%吡氟酰草胺水分散粒劑,用于小麥田防除一年生闊葉雜草。
3.2 全球市場分布情況
吡氟酰草胺全球作物分布以小麥為主,為了展示方便,表4列舉出了吡氟酰草胺2016-2019年在主要國家銷售總額、谷物上銷售額(以2019年總額為準),同時僅選取了銷售額100萬美元以上的國家。
從市場情況來看,吡氟酰草胺分布集中在谷物上,其他作物板塊應用較為有限。但是值得關注的是,在歐盟,吡氟酰草胺在精作上的登記層出不窮,拜耳等公司持續輸入新的吡氟酰草胺混劑產品;在哥倫比亞,吡氟酰草胺在水稻上的應用較為成功;在美國,拜耳公司不惜重金投入吡氟酰草胺在大豆和玉米上的評估,并準備在2023年上市新產品。這些市場動態,為吡氟酰草胺產業發展注入了信心,也大大延長了這個傳統產品的生命周期。
從4年市場數據來看,吡氟酰草胺在最大的市場歐盟屬于穩定產品,歷年變化不大。主要的變數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歐洲再評估的結果。目前并沒有實際證據表明吡氟酰草胺有不可接受的風險,但是被列入替代清單,意味著新產品對吡氟酰草胺存在“一票否決”式的威脅。目前在歐盟區域,唯一可以產生這種影響的產品是氟氯吡啶酯。2023年,需要關注科迪華氟氯吡啶酯在歐洲的制劑開發動態,以及吡氟酰草胺的歐盟評審動態。
二是拜耳美國市場的開發。拜耳早在2020年就放出消息準備上市吡氟酰草胺制劑產品,但目前已落后計劃。拜耳計劃將吡氟酰草胺推廣應用在美國大豆和玉米板塊,與歐洲截然不同。加上其他拉美國家水稻上的吡氟酰草胺推廣,預計在新作物上的推廣將會為吡氟酰草胺帶來較快增長。
法國和德國谷物用前十名除草劑中,氟噻草胺、吡氟酰草胺、芐草丹、二甲戊靈、甲基二磺隆、綠麥隆、甲基碘磺隆均有與吡氟酰草胺的混配,因而,這些谷物除草劑產品的協同效應要大于競爭效應。預計未來出現的新谷物除草劑活性成分也會和甲基二磺隆、甲基碘磺隆類似,出現與吡氟酰草胺的混配產品,以擴大其適應性并降低相應的抗性風險。
雖然吡氟酰草胺2017-2019年的銷售額變化不大,但是價格在2019年出現下跌,同時歐盟的銷售量有了一定增長,這導致國內2020年以來吡氟酰草胺出現持續景氣。各個仿制產品占優的區域,如阿根廷、澳大利亞,零售吡氟酰草胺制劑折百價格與傳統歐洲市場如德國相比,并沒有太大的差異,這在除草劑中是比較罕見的,說明品牌持有者,如拜耳、安道麥以及大量歐洲本土公司對價格體系有很強的控制力,而受制于推廣技術,國內和印度仿制企業沒有過多的議價權。
此外,俄烏戰爭帶來的東歐市場缺口,2022年由中國企業活躍參與并加以填補,2022年俄羅斯和烏克蘭均有一定量的吡氟酰草胺以及吡氟酰草胺100 g/L+異丙隆500 g/L SC進口,此類業務未來也可加以關注。
3.3 專利情況
吡氟酰草胺各類專利目前大部分均已到期,國內企業海外推廣涉及的相關專利主要有:
歐洲專利:拜耳作物科學EP0053011,專利申請日1981年11月19日,專利到期日為2001年11月18日。
美國專利:拜耳作物科學US4618366,專利到期日2004年6月14日。
中國專利:拜耳作物科學CN101282641,含有吡氟草胺的油懸浮液濃縮物,2008年10月8日公開;江蘇輝豐農化股份有限公司CN10292660,一種含有吡氟草胺的麥田除草劑組合物,2008年10月29日公開。
英國補充保護證書(SPCs):SPC/GB97/057,EP0211518,吡氟酰草胺+炔草酯+異丙隆的復配產品,最長有效期至2010年7月9日;SPC/GB97/062,EP0210818,吡氟酰草胺+溴苯腈+碘苯腈的復配產品,最長有效期至2008年3月24日;SPC/GB97/063,EP0273668,吡氟酰草胺+二氯吡啶酸+ 2甲4氯的復配產品,最長有效期至2009年6月9日;SPC/GB97/069,EP0223449,吡氟酰草胺+特丁津的復配產品,最長有效期至2010年9月10日;SPC/GB97/070,EP0210818,吡氟酰草胺+ 2甲4氯丙酸鹽+溴苯腈+碘苯腈的復配產品,最長有效期至2009年11月13日;SPC/GB98/009,EP2142629,吡氟酰草胺+呋草酮+異丙隆的復配產品,最長有效期至2009年6月17日;SPC/GB98/015,EP2142629,吡氟酰草胺+呋草酮的復配產品,最長有效期至2009年6月17日。
由以上專利情況可知,吡氟酰草胺目前在全球處于完全競爭市場,仿制產品并沒有太多專利壁壘。最主要的壁壘在于制劑的配方開發,以及復配成分的選擇問題。
3.4 產品趨勢
對于吡氟酰草胺的產品發展趨勢,主要需要把握以下幾個方向。
一是歐盟與東歐市場在谷物上與大宗除草劑成分的協同效應。在歐盟市場,吡氟酰草胺傳統劑型為單劑,以及與氟噻草胺的二元混劑;而氟噻草胺在歐洲谷物上是常青樹品種(2019年銷售額約2.4億美元,其中歐盟區域約1.4億美元),需要關注其市場動態,以及對吡氟酰草胺的拉動協同。特別是氟噻草胺在美國有超過6,000萬美元的市場,而吡氟酰草胺預計2023年在北美上市,是否能重演歐盟區域這兩個成分混劑在谷物上的成功推廣,值得企業關注。除氟噻草胺外,2015年以來,吡氟酰草胺在歐盟與芐草丹、綠麥隆、甲基二磺隆、甲基碘磺隆、五氟磺草胺等新成分的組合混劑層出不窮,且德國、法國、波蘭等國家的主要當地市場推廣者均登記投放了吡氟酰草胺制劑產品,這類基于谷物新成分的效應也值得企業關注。此外,與大宗谷物成分的協同,可以確保吡氟酰草胺未來市場基本面穩定。
二是在拉美市場新作物板塊,基于草甘膦抗性防除方案,在水稻、精作等板塊的開發。在此項應用上,需要關注國內企業,印度UPL、Sharda等企業,以及哥倫比亞、秘魯、智利等當地主要本土企業的制劑登記與推廣方案;相關的方案對國內吡氟酰草胺的制劑開發策略會有較好的借鑒。在此項開發上,預計會對吡氟酰草胺在拉美和國內帶來500萬美元的銷售額增長。但目前此類應用相對規模不大,主要是基于吡氟酰草胺在苗前除草的安全性,針對散戶種植者的推廣,因此,不太可能出現歐盟區域規模的銷售額劇增。
三是針對歐盟區域苗后磺酰脲類除草劑植保替代方案,此項產品替代是未來吡氟酰草胺增長最值得關注的方向。目前,西歐國家出現兩個有利于吡氟酰草胺的趨勢,一個是谷物苗后除草磺酰脲類除草劑被苗前除草吡氟酰草胺及其混劑替代;一個是現有磺酰脲類除草劑抗性,導致主流甲基二磺隆、甲基碘磺隆需要配伍成分緩解抗性,而目前最多登記的就是與吡氟酰草胺的組合,這兩個方案都有利于吡氟酰草胺的歐盟推廣。目前,歐盟區域谷物上使用的磺酰脲類除草劑主要有甲磺隆、甲基二磺隆、甲基碘磺隆、噻吩磺隆、苯磺隆、磺酰磺隆等,主要是前3項產品。整體歐洲市場總額超過3.5億美元,此兩類替代方案,預計會對吡氟酰草胺帶來2,000萬美元以上的市場增長。
四是歐盟區域針對吡氟酰草胺再評估結果的影響。主要關注歐盟2018年啟動的關于吡氟酰草胺的公眾征詢,以及后續將要啟動的再評估工作。由于目前吡氟酰草胺已列入活性成分替代方案中,如果未來有更多的負面評估結果,導致吡氟酰草胺在歐盟禁限用,這會對該產品帶來巨大打擊。而目前公認能夠替代吡氟酰草胺的產品是科迪華的氟氯吡啶酯(主力成分)和氯氟吡啶酯,但這兩個成分的用藥成本遠遠高于吡氟酰草胺,如果沒有禁限用,替代過程應該是非常緩慢的。
4 工藝與產業鏈情況
根據此前常隆在歐洲進行原藥等同登記的信息,吡氟酰草胺合成共涉及到4步反應,如下圖。
吡氟酰草胺的難點不在合成上,而在中間體供應上,3個核心中間體分別是2-氯煙酸、2,4-二氟苯胺、間三氟甲基苯胺。
目前,國外60%的企業用戶會進口原藥,其余40%的企業則進口3個中間體自己做合成。對于國內企業來說,3個中間體全部自產可能性極小(尤其是2-氯煙酸),因此,只做最后一步幾乎無利可圖。目前,國內的態勢是,輝豐利用出口登記做歐洲和安道麥的供應商,中化(包括科創和中化)利用中間體渠道做歐洲客戶與一部分拉美客戶供應商,這兩家加起來占65%;其余市場份額則來源于貿易公司,貿易公司一般會采取提供中間體找國內企業做最后2步合成的模式。國內出口噸位在700噸/年左右。
在生產端,主要的生產企業為沈陽科創,產能500噸,目前生產正常,根據中化計劃,2023年將停產,搬遷至揚農新建的葫蘆島基地;南通嘉禾產能500噸,目前生產正常;浙江欣禾(禾裕泰)江蘇淮安產能設計2,000噸,目前活躍產能在500噸左右;輝豐設計產能2,000噸,目前沒有生產活動,所經營的吡氟酰草胺全部來自外購。
在印度,Punjab是最大的生產商,每年的出口量在480~500噸之間,主要供應UPL、安道麥、科迪華等企業,出口目的國為歐洲、阿根廷、以色列。通常情況下,印度企業的2-氯煙酸需要從中國采購,而間三氟甲基苯胺、2,4-二氟苯胺可以通過印度本土生產企業解決。
對于企業來說,可以掌握二氟苯胺和間三氟甲基苯胺去合成吡氟酰草胺原藥,同時要掌握2-氯煙酸的穩定供應;在苯胺或者氟化加工上要有一定的成本優勢。
5 全球登記策略分析
根據前文所述吡氟酰草胺登記與市場情況,企業在進行登記布局時可以考慮以下策略。
原藥登記方面,原藥登記首選區域為歐盟區域的原藥等同登記。在歐盟原藥登記基礎上,可以兼顧阿根廷、澳大利亞等市場的登記。在進行原藥登記的同時,可以考慮根據德國、法國、英國等國家持有制劑登記的客戶,推介原藥來源添加,或制劑原藥來源備案等登記與業務推進工作。
在雜質的選擇上,根據中旗、穎泰等企業在歐盟登記的經驗,雜質基本來自中間體2,4-二氟苯胺雜質(4-氟苯胺或2-氟苯胺)和間三氟甲基苯胺雜質(對三氟甲基苯胺);沒有來自2-氯煙酸的雜質,也沒有副反應雜質。原藥登記含量一般在98%,過低則意味著異位氟取代雜質將增多。
但是根據安道麥的登記經驗,反應中中間體殘留也是重要的原藥雜質組分。以上信息在企業進行樣品檢測與送樣預掃描時,可以加以關注。
制劑登記方面,在歐盟區域,登記最多的還是單劑產品,以及與氟噻草胺的混劑,企業需要獨立開發制劑配方,申請相關區域的登記。一般而言,法國或南歐國家申請制劑登記較為容易,或等同配方認定。在作物選擇上應優先選擇麥類。
同時,在歐盟需要關注混配制劑,以及相關活性成分的等同登記情況,如氟噻草胺、芐草丹、甲基二磺隆等原藥的等同登記情況,以便實現制劑的快速登記導入。特別是需要根據歐盟區域麥類除草劑大宗品種的變化動態,調整吡氟酰草胺的登記計劃。
在南美國家,則應當結合國內情況,適當考慮一下吡氟酰草胺在小作物、水稻、大蒜等作物上的登記與推廣。
6 未來趨勢分析與展望
目前,由于歐洲能源危機,來自歐盟的各類除草劑原藥均供應不足,這對于未來吡氟酰草胺市場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同時,拉美阿根廷、哥倫比亞、智利等國家對吡氟酰草胺需求穩中有升。如果2023年,美國EPA能核準拜耳吡氟酰草胺新制劑登記上市,對于吡氟酰草胺整體市場將有著很大的激勵作用。
在目前吡氟酰草胺主要市場,它是作為抗性雜草防除方案成分進行推廣的,這就意味著吡氟酰草胺與企業麥類大宗除草劑實際上是共存共榮的關系,企業需要特別關注氟噻草胺、芐草丹、異丙隆、綠麥隆、甲基二磺隆、甲基碘磺隆等成分的市場動態與監管動態,以確保把握吡氟酰草胺制劑混配的發展趨勢。此外,麥類除草劑的安全劑組分,也是企業在歐盟制劑開發中需要關注的重要因素。
目前,歐盟吡氟酰草胺仍在評估過程中,后期需要關注監管動態。根據產品作用機理分析,一旦吡氟酰草胺禁限用出現,最有可能替代其市場份額的是科迪華的氟氯吡啶酯,企業需要未雨綢繆,設法獲取氟氯吡啶酯的資源,并緊密關注這個成分在歐洲麥類上的應用情況。
吡氟酰草胺產業鏈相對簡單,中間體供應與質量的穩定性非常重要,甚至超過合成技術。對原藥企業而言,需要關注國內中間體企業動態,以及下游產品的趨勢,如2-氯煙酸下游煙嘧磺隆的供給與價格波動,以便把握印度與國內相關3個中間體的供給與價格情況,確保供應鏈穩定性。由于這3個中間體體量不大,容易控制,未來有可能會出現企業通過中間體操縱產品價格的可能性。
整體而言,吡氟酰草胺銷售額未來應當趨于穩定;但由于競爭企業眾多且常規劑型相似,不同品牌的價格差異有限,這就導致原藥企業來自下游客戶的壓力增加。未來在自由貿易狀態下,價格下跌應該是必然的,最好的應對方式是通過國內2-氯煙酸的控制力,平衡好印度產能的供給價格,同時,大力開發歐盟大公司原藥供應關系。在制劑端,麥類以開發典型劑型為主;而小眾制劑組合,可以考慮在南美、東南亞等相對靈活,且跨國公司不存在產品用藥慣性的市場進行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