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 來源: 日期:2009-03-02
市場前景謹慎樂觀
廣東是重要的農業生產大省,也是農資消費大省。有關資料顯示,廣東省的年化肥需求量在650萬噸左右,農藥需求量在7萬噸左右。權威部門預測2009年國內農藥使用量將達到31萬噸左右,廣東一省就占了近1/4,因此在業內有一種說法,廣東是農藥品種及品牌的必爭之地。記者在廣東市場調研后的感覺是:市場前景謹慎樂觀。主要原因有三點:市場剛性需求沒有減少;由于農業生產升級所帶來的潛在需要還有待于開發;相關企業的整合與建立新的營銷模式決定企業未來發展。
剛性需求沒有減少
記者從廣東省有關部門了解到,去年廣東省作物種植面積達到6740萬畝,農藥消費量達71316.8噸(商品量),全國2000多家農藥生產企業在廣東省均占有一定的份額。有專家估計,今年廣東省農藥的需求量也在7萬噸左右,總量比去年可能減少1%左右。造成農藥需求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全球金融危機的蔓延,影響到農藥市場的整體推進;二是高效的高毒農藥替代品種大量推廣使用,有效地減少了農藥的用量;三是受天氣、宏觀調控、環保、報證、證件轉證費用提高等諸多因素影響,農藥中小公司已失去了最好的發展和提升機會,自動退出市場;四是受激烈競爭的影響,個別產業鏈做得不太好的企業的銷量將會萎縮。
專家還預測到,今年廣東對農藥用量的情況將是:殺蟲劑減少量在0.9%、殺菌劑減少2.48%、除草劑減少0.55%、植物生長調節劑增加0.7%。
另外,從近幾年廣東農作物種植結構調整趨勢看,今年廣東省糧食、水果、花生、花卉、茶葉種植面積將保持基本穩定;蔬菜、糖蔗播種面積會有所增加,分別增加2%和8%左右。從農作物病蟲害發生、發展態勢來看,因稻飛虱對吡蟲啉類農藥產生抗性,此類藥劑需求繼續下降,而用于防治稻飛虱的噻嗪酮(撲虱靈、稻虱凈)、敵敵畏、異丙威(葉蟬散)等農藥需求明顯增加。因甲胺磷等5種高毒有機磷農藥禁用,在農藥品種結構方面,不合理的現象將有較大改善。
在走訪廣東農藥市場時發現,雖然說受目前全球金融危機蔓延影響,但廣東的農藥市場與肥料市場一樣在靜謐的狀態中已悄然啟動。先正達、拜爾作物科學、陶氏益農、沙隆達等企業,早已是重兵云集,策劃今年開春的開局戰役。
市場潛力有待開發
之所以國內外知名的農藥企業都會把廣東市場作為戰略重點來考慮,原因有三:首先是發達的農林經濟、巨大的市場需求及寬松的市場運行機制,為國內外農藥企業的產品進入廣東市場創造了條件。廣東作為農業生產大省,多年來以經濟作物為主的種植結構決定了廣東農民對農資有極強的需求力。特別是隨著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種植投入意愿增強,農藥需求出現穩步增長趨勢。還有廣東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進入市場運行機制較別的省份早,而且在廣東不存在市場壁壘和地方保護,這一切為農藥產品的推廣提供優越的環境。據了解,由于甲胺磷等5種高毒農藥禁止使用,農藥市場對阿維菌素、敵敵畏、毒死蜱等高效替代產品的需求明顯增加,這些農藥的銷量在廣東都呈上升趨勢。
其次,產品市場價位高,利潤空間大。去年以來,由于原材料成本、環保投入、運輸成本、人工成本等的不斷增加,使農藥價格明顯上升。如草甘膦價格在2007年大幅度上升的基礎上繼續保持上漲趨勢,去年原藥價格曾一度達到10萬元/噸,比2007年4.67萬元/噸的均價上升一倍多,其他農藥總體價格漲幅均在15%左右。清遠、惠州、佛山、肇慶等市場農藥經銷企業一致認為,廣東市場的戰略地位極為重要,不僅可以直接控制華南農藥市場,而且是進入港澳及東南亞國家和地區農藥市場的跳板,豐厚的利潤與市場空間成了農藥企業必爭之地。
第三,獨一無二的地理位置以及與北方旺季相反的農藥銷售特性,使廣東成了全國各農藥廠家的練兵場、庫存產品消化場和產品實驗場。廣東屬于亞熱帶氣候,一年四季溫度均高于全國其他地區,農作物多以果蔬為主,一年四季種植不斷,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一年四季用肥用藥不斷。特殊的氣候與耕作特點決定了農藥市場興旺和農藥需求之大。
整合與營銷是兩條主線
目前,兩大趨勢已引起廣東農藥市場的高度關注:一是改變農藥銷售方式與認清銷售對象,是未來幾年廣東農藥營銷的重中之中;另一方面是國際市場的產業整合,使得中國的農藥企業也有了在國際上進行產業整合的機會,這就使得過去單一以銷為主或以產為主的農藥企業,通過合資、融資、資本運作等手段將農藥的發展從國內向國外延伸。這兩種新情況的出現將會為廣東農藥市場的快速發展提供新的平臺。
未來廣東農藥市場產品價格仍會處于高位運行。由于影響農藥價格的原材料、人工和運輸等因素變化已基本穩定,草甘膦、多菌靈、代森錳鋅和銅制劑類農藥的價格經過這兩年的持續上升,已處于一個相對穩定狀態。阿維菌素因其取得在防治水稻稻縱卷葉螟的登記而大大增加了需求等原因,價格會有所上漲。由于甲胺磷等5種高毒有機磷農藥品種的禁用,吡呀酮、氯蟲苯甲酰胺、毒死蜱和阿維菌素等高毒農藥替代品種經農業部門的大力推廣,需求量會不斷上升。專家估計,高效、低毒農藥需求量繼續增加在3%左右,達到30000多噸,占全省農藥總量的43%。此外,還有甘蔗用復配制劑、殺菌劑用藥量大且用藥水平高。殺蟲劑市場份額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