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左彬彬 來源:世界農化網 日期:2023-01-11
小麥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也是國際農產品貿易中最為活躍、用途最廣的農 產品之一,其分布、栽培面積及總貿易額均居糧食作物第一位。作為口糧食物,小麥提供了 人類消耗蛋白質總量的20.3%、熱量的18.6%、食物總量的11.1%,超過其他任何作物。作為大宗糧食作物,小麥是谷物中最重要的貿易商品,在世界總貿易中約占46%。小麥產業幾乎是所有發達國家的農業支柱。
一直以來,中國小麥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比巨大。隨著現代育種技術的不斷改進,大批 高產新品種相繼問世,同時,小麥高產穩產栽培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催生了小麥單產總產的極大提升。目前中國小麥單產及總產均居全球第一。
圖一. 2011-2020年中國小麥單位面積產量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小麥對生長環境的要求不高,溫帶、寒帶地區均可生長,全球多數國家都可以常規種植。亞洲小麥種植面積占世界總面積37%左右,以中國、印度、土耳其和巴基斯坦等國家為主;歐洲小麥種植面積占世界總面積20%左右,以德國、法國、意大利為主;獨聯體國家的種植面積約占世界18%左右,以俄羅斯、烏克蘭為主;美國和加拿大的小麥種植面積占世界17%左右;另外,澳大利亞小麥也占據一定比例。小麥的種植范圍雖然遍布世界各地,但其 出口國家卻相對集中,主要是以美國、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為主,而進口國家卻比較分 散,如亞洲各國、非洲多國,以及東歐部分國家等。
圖二. 2020年度全球主要小麥生產國小麥產量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2021年,俄羅斯是世界上小麥出口量最大的國家。2016-2021年間俄羅斯小麥年出口量2532-4397萬噸,2021年占世界出口總量的13.8%。其次是澳大利亞和美國,2021年間兩國占世界出口總量的12.9%和12.1%。中國小麥也有少量出口,但占比很少。進口方面,世界很多國家都需要從國際市場進口小麥,世界前六進口需求國如下表所示,中國的小麥進口需求極大,2021年中國小麥進口量為1099萬噸,中國的小麥進口總量明顯高于出口總量,對外貿易一直處在貿易逆差狀態。中國小麥的進口量在全球小麥的進口比重一直保持在1.8%左右,出口極少,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和競爭水平都比較低。
表一. 2016-2021年小麥主要出口國出口數據表(萬噸)
數據來源:FAO數據庫
表二. 2016-2021年小麥主要進口國進口數據表(萬噸)
數據來源:FAO數據庫
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數據顯示,2011-2020年期間全球小麥的產量和庫存量均保持平穩上升狀態(圖三和圖四),但產量波動相對較大,不同年份間差異明顯。而庫存量保持強勁上升趨勢。十年間全球小麥的產量增加7509萬噸,增幅9.72%;庫存量增加12151萬噸,增幅37.9%,與產量相比,全球十年間小麥庫存量增幅顯著。十年間中國小麥產量增加2541萬噸,增幅17.8%,顯著高于世界小麥產量增幅(表三)。
圖三. 2011-2020年全球小麥產量
數據來源:FAO數據庫
圖四. 2011-2020年全球小麥庫存量
數據來源:FAO數據庫
中國小麥庫存量也在逐年增加,數據顯示,近五年,中國小麥庫存量連年增加,增幅達29.9%,顯著高于世界小麥庫存總量增幅16.7%(表四)。雖然中國小麥庫存總量占比世界很少,但這種增加趨勢將很快趕超世界小麥強國。
表三. 2011-2020年中國小麥產量與世界總量比較(萬噸)
數據來源:FAO數據庫
表四. 2016-2020年中國小麥庫存量與世界總量比較(萬噸)
數據來源:FAO數據庫
相比國際上小麥生產大國的集團化、產業化、規模化,中國小麥生產多以家庭種植為主,并且這種以家庭為單位的種植方式成本較高。近些年,中國小麥的毛利潤雖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但是總量并不高,而種植小麥所需要的成本也在逐年提高,從而造成農民種植小麥的最終利潤降低。另外,受到中國勞動力成本問題的影響,中國小麥種植的利潤率有可能還會繼續降低。中國小麥生產成本明顯要高于國際上其他小麥種植國家的平均水平。所以,中國小麥在國際市場貿易中的銷售價格比較高,這在很大的程度上也制約了小麥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參考資料:趙榮,曹潔,朱婷婷.淺議中國小麥的國際貿易及競爭力提升[J].滁州學院學報,2021,23(01):14-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