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左彬彬 來源:中國化工報 日期:2022-12-08
中化新網訊 12月1日,2022石油和化工企業銷售收入前500家發布會數字化轉型專業分論壇在北京舉行。與會的多位數字化領域資深專家,在石化行業數字化轉型方面分享了他們的經驗與解決方案。
上海湃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廷炯指出,人工智能技術(AI)在安全生產方面大有用武之地。一是運用AI能提高風險感知能力的全面性。除傳統人工巡檢以外,工廠還可以通過攝像頭、傳感器等,對不同類型的風險及隱患進行實時感知和監測,并快速將結果數字化。二是運用AI能提升監測預警決策的效率。通過知識圖譜,AI能幫助人們更快速地對所有數據進行綜合處理,并及時呈現風險評估綜合結果。三是運用AI可以減少對人員經驗的依賴度。它可以快速將新人的能力與老人拉齊,從而讓集團中管理水平較低的基地,快速追趕上管理水平高的基地。四是通過AI對事故進行預防、預測、預警,可降低事故發生率,從而減少非計劃性的停工停產時間,顯著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提高運營效率。
“集中管控平臺是企業建設智慧工廠、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萬科思自動化(上海)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吳海平認為,集中管控平臺能讓工廠實時感知安全生產全流程,實現數字化、可視化和透明化,提高安全運行水平和應急響應速度。同時,集中管控平臺還能采集設備狀態信息,通過后臺AI分析,預知設備運行狀態,做到事前預警和維護,從而提高風險防范能力。他表示,化工是能源消耗大戶,節約能源就是節約成本,同時可減少排污。能源管理系統作為集中管控平臺的數字化延伸,可以幫助企業降低電、蒸汽、新水的使用量,從而降低單位產量和產值的綜合能耗。
國科大杭高院工業物聯網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周紹鋒指出,目前國內危險有毒氣體微量泄漏早期預警傳感器市場處于空白,溫室氣體和污染氣體的監測、計量也面臨非常大的市場需求。他建議,開發和部署專業智能的傳感器、測量儀器及邊緣計算設備,實現對于氣體泄漏的遠距離、大范圍、高靈敏度提前預警。
中國化工企業管理協會數字化轉型委員會秘書長藍照斌強調,目前市場上IT概念多、廠商雜,給石化企業數字化轉型帶來挑戰。目前,央企和大型地方化工集團企業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做的不錯。但是其他規上企業,其數字化轉型還處于探索和摸索階段。他認為,有必要在同類企業中樹立行業數字化發展的燈塔和標桿,組織對標學習化工數字化優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