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左彬彬 來源:中化新網 日期:2022-12-07
11月28日起,生態環境部對《國家清潔生產先進技術目錄(2022)》(公示稿)進行公示,公示期為2022年11月28日至12月4日。《目錄》(公示稿)涉及22項清潔生產,其中包括多項化工相關清潔生產先進技術。
據了解,《目錄》的22項清潔生產先進技術主要應用于能源、冶金、焦化、建材、有色、化工、印染、造紙、原料藥、電鍍、農副食品加工、工業涂裝、包裝印刷等重點行業領域,其中包括工業用復疊式熱功轉換制熱技術、大型跨臨界二氧化碳冷熱聯供技術、具有納米自潔涂層換熱裝備的焦爐上升管余熱回收技術、包裝印刷無溶劑復合加工裝備與應用技術、硫化促進劑M清潔生產及硫化氫尾氣回收循環利用技術、聯堿工業煅燒余熱回收應用于結晶冷卻高效節能技術及裝置、電石法氯乙烯合成用納米型低固汞觸媒循環利用技術、活性染料染色殘液絡合萃取鹽水再生利用技術、典型重金屬污泥礦相重構法資源化處置技術、汽液分流微負壓蒸汽冷凝水回收技術、厭氧氨氧化工業廢水低碳脫氮關鍵技術、管式冷凝節能節水及多污染物脫除技術裝備、合成革DMF廢水低溫高效精餾與兩級MVR壓縮機耦合節能減排技術等13項涉化技術。
據了解,入選《目錄》的技術要求節能、節水、節材、減污、降碳效果明顯,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具有先進性和適用性;達到實際應用要求,有已驗收一年以上的成功應用案例;在行業內尚未達到廣泛應用,具有推廣潛力。
入圍《目錄》(公示稿)的硫化促進劑M清潔生產及硫化氫尾氣回收循環利用技術申報企業--河南開侖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監事會主席劉志勇在接受中國化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橡膠生產和消費國,在橡膠助劑行業推廣清潔生產技術意義重大。開侖化工自主開發出硫化促進劑M清潔生產及硫化氫尾氣回收循環利用工藝。該技術主要是以苯胺、二硫化碳和硫黃為主要原料,采用改進的溶劑法合成硫化促進劑M,在合成工序采用高壓反應釜,萃取過程采用全封閉回收循環系統,無廢水產生;反應產生的硫化氫氣體回收硫黃并作為原料實現循環,蒸汽可作為其他裝置熱源使用。與傳統酸堿法工藝相比,噸產品節約用水20噸,每噸產品降低能耗109.16千克標準煤,可實現噸產品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283.81千克。
生態環境部表示,《目錄》的發布是為了加快減污降碳協同技術的應用推廣,促進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充分發揮清潔生產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推動實現“雙碳”目標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