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左彬彬 來源:中化新網訊 日期:2022-12-02
“當前,我國企業體量不斷擴張,企業實力逐年增強,但與世界領先水平仍有差距。以2021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來看,中國上榜企業數量持續多年增加,但上榜企業的效益性指標仍落后于世界500強平均水平,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德勤中國企業咨詢合伙人趙健指出,中國企業是中國經濟的微觀基礎,只有中國企業具備和展現強大的價值創造能力時,中國總體經濟才能持續健康發展。而價值的創造能力并不僅看收益性指標,更要重視業績背后的核心競爭力和企業軟實力。國際一流企業正在國際化、人才管理、創新管理、品牌管理、并購管理及數字化等六大管理要素上展開激烈角逐,這將是我國化工企業乃至所有企業未來競爭的重點與核心,也是未來20年推動企業業績升級的突破口。
談及化工企業如何建立成熟管理體系,向一流目標邁進,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主任陳勁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化工企業應當高度重視企業戰略研究,牢牢把握全球能源和化工產業轉型的戰略機會,把握行業發展規律,超前預知預見行業發展趨勢,同時構建行業生態,向全球領先的化工企業邁進;二是應當重視自主創新,建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身特色的生產技術體系、運營管理體系;三是應當強調依法治企,特別是實行公司化的改革和法制化管理,加強依法決策、依法經營,共同打造優秀的石油化工企業。
麥肯錫全球董事合伙人、大中華區化工行業領導人劉寅認為,建設世界一流化工企業還需要從創新研發能力、端到端的數字化運營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系統性海外并購能力四方面入手,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同時,企業還應當將其核心競爭力與戰略定位、業務組合保持一致,真正發揮核心競爭力的作用,使企業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保持長久的競爭優勢。
北京化工大學中國工業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長辛春林提出,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既是化工企業未來增強企業軟實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企業價值創造的重要途徑。我國化工行業要在發展中實現碳減排,就必須采取原料優化、技術創新、產品升級、能源變革和管理提升等一系列措施。“中國投資協會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碳中和進程將帶動70萬億元零碳產業投資,其中再生資源利用、能效、儲能、氫能、數字化等領域都將成為化工企業投資的新機遇。”辛春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