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中國農藥工業對世界農業的巨大貢獻
2019年,我國農藥出口總量為185萬噸。隨著2020年COVID-19席卷全球,多國復工復產受到影響,產能難以釋放。這些國家的經銷商、采購商向中國各類農藥產品的供應提出了要求。中國農藥行業不負眾望,在加工和研發,以及所有的原藥和制劑的生產上都開足馬力。2020年全年,除2月份生產和出口負增長外,其余11個月均實現正增長,保持較大的出口增速。
受此影響,中國農藥出口量從 2019 年的 185 萬噸猛增 55 萬噸,達到近 240 萬噸。我認為普通國家是無法承受如此之大的增長的數量,但中國農藥行業是勇于擔當的,這樣我們的產能才能得到充分釋放。
今年以來,海外疫情仍在繼續。1-8月我國農藥出口比上年增長1.51%,折百出口量增長7.1%。國內農藥產能已經盡可能的釋放出來,足見中國農藥行業的勇敢和擔當。它不僅在數量上滿足了世界一百九十個國家的需求,而且大大提高了我們行業的可信度和世界對我們的依賴。
中國農化行業現狀
由于種種原因,一段時間以來,我國農藥價格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這一變化目前對中國農藥企業有利,但長期來看劇烈波動將影響整個行業平穩健康發展。如何釋放產能,如何適當限制產能,讓價格不至于波動?這是我們必須認真思考的事情。
現在看來,價格波動不僅僅是由某些大宗原材料引起的。事實上,我們正受到疫情的嚴重影響,同時也受到我們對世界氣候變化的承諾的約束。我國在實行各產業高效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對人口、資源和環境負責。這個原因很復雜。 雖然我們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能力,為世界農化工業做出了貢獻,負責任地保障各國的農業生產,但如果把生產或者一個產業重點放在一個國家身上,這個國家未必有能力完成。因此,需要在各方面進行更多的合作。
目前世界各方主要是在疫情防控方面的合作,讓世界經濟能夠正常運轉。同時,我們必須兌現我們向世界承諾的雙碳控制、碳達峰和碳中和。如果你承諾,你必須采取行動。要想行動,就要控制一些高消耗、高污染的產能,控制一些非高質量、高效率的產業。 我認為,我們的一些政策不僅是為了中國經濟的長期高質量發展,也是為了世界經濟、為了世界環境保護,也是為了世界在履行自己的義務、做出自己的貢獻方面做出相應的承諾。所以不要以為問題在于簡單的生產能力的限制。 這關系到疫情防控,關系到整個經濟的發展,關系到我們對世界的承諾,關系到氣候問題的控制,關系到中國人口資源環境的改善。
藥檢所登記政策變化
農業農村部農藥檢定所于2017年6月1日開始實施新規,新規變化比較大,注冊門檻也相應提高。 所以在實施新要求之前,我們建立了一個四年的過渡期。 現在這個過渡期已經過去了。 未來,要求登記數據全部按照新的要求執行,并且可能會有更嚴格的新要求。登記審查程序也將實施。 一種新的農藥產品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真正登記并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