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左彬彬 來源:中國農村雜志社 日期:2021-03-10
依托鄉村特色優勢資源,打造農業全產業鏈,把產業鏈主體留在縣城,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摘自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
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服務業繁榮發展。
--摘自政府工作報告
產業鏈主體 如何留縣城?
縣城是推進城鎮化建設、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也是服務億萬農民的重要陣地和擴大內需的重要支撐點,在構建新發展格局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構建鄉村產業體系,“把產業鏈主體留在縣城”,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指導性。如何“留在縣城”,必須找準著力點、打通關鍵點、守住落腳點。
留在縣城,突出“特”字找準著力點。每個縣都有各自相對有優勢的領域?!翱可匠陨匠礁琛⒖亢3院D詈=洝?沒山沒??咳肆?也能成為相對優勢。把特色優勢資源轉化為特色產業,是一個動態過程,需要有歷史耐心,不能“憑空而來”,搞“無米之炊”,但也需要科學管理、適時引導。鄉村特色產業發展的著力點,在于如何發揮出相對優勢、利用好現有資源。找準了特色方向,還要繼續做足“特”字文章,一產一策,出臺特殊扶持措施、打造特別突出亮點、爭取農民特別擁護支持。
留在縣城,突出“全”字打通關鍵點。鄉村產業所依托的絕大多數優勢資源,是各式各類農副產品。在此基礎上發展鄉村產業,不能滿足于低水平建設或是農產品的初加工、粗加工上,要用“大農業”的思路,以工補農、以工促農,讓一產“接二連三”,推動農業產業向“生產+加工+科技”一體化、產業鏈供應鏈全打通的融合方向發展。隨著以縣城為中心的水電路氣網等基礎設施逐漸完善,農業全產業鏈發展相關的土地、人力、資金、技術、市場、信息、物流等資源要素,更有利于在空間上聚集、在要素上整合、在布局上實現規劃優化,形成彼此合作、抱團發展的集群效應。
留在縣城,突出“增”字守住落腳點。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鄉村產業通過對鄉村資源進行市場化開發利用,實現了產值增、效益增,農民的收益也要跟著增。產業發展的原料、勞動力、土地等,避免不了直接與農民直接交換,增值收益的分配也應對農民有更多考慮。要把帶動參與的農民多不多、受益面廣不廣、利益聯結完善不完善,作為產業體系評價的重要指標。全產業鏈的主體是企業,更多企業留在縣城,繁榮活躍了本地經濟,可以大大增加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成功機會,也更有利于農民就地就近就業,持續穩定地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