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李曉丹 來源:中國農資傳媒,黃敏 日期:2021-03-10
全國人大代表、廣西田園生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羅金仁
眾所周知,農藥是農業生產過程中用于防治病蟲草鼠害及提高農產品品質不可缺少的生產資料。促進農藥產業發展,對保障農業豐收、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至關重要。
進入“十四五“時期,農藥行業如何再上新臺階?如何認識后疫情時期宏觀經濟形勢變化,加快農藥行業綠色發展進程?這些都是農藥行業所面臨的問題。面對新格局、新要求,農藥產業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需要認清形勢,搶抓機遇,化危為機。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廣西田園生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羅金仁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農藥經過大類產品的快速擴充期,產品種類逐步齊全。同時,經過持續的產品研發,大類農藥也經歷了幾代產品的升級、替換,市場應用范圍大幅擴展,效果也有明顯提升。然而,隨著近年來農民對農藥應用要求的不斷提升,農藥研發效率緩慢下行,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因此,羅金仁針對性地提出了關于促進農藥產業發展,不斷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的建議:
一是以《農藥管理條例》為抓手,在國家層面做好農藥生產的布局、產能規劃。
農藥管理職能調整后,農藥生產許可由各省辦理審批。由于各省政策不同,一些地方“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甚至出現“想方設法不要”現象,企業搬遷存在建而復拆現象和風險。因此,建議在國家層面規劃適于農藥產業發展的農藥園區,并強化入園生產許可辦理要求,督促行業企業提升生產安全、環保、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水平及產能規劃能力水平,保障農藥產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二是建議加大對農藥產業創新的支持。
農藥行業是一個持續性創新行業。2017年農藥管理職能調整以前,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曾先后設立了“循環經濟”和“農藥轉型升級”等農藥專項,支持農藥企業技術改造、淘汰落后產能,對促進我國農藥產業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建議國家在保持過去扶持農藥企業創新政策基礎上,加大對農藥產業的創新投入及支持。
三是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建議適當減少重復的農藥產品登記試驗。
在我國農藥產品登記中,過保護期相同原藥、各類型的相同制劑產品登記很多,目前登記要求一律做重復性實驗。這些試驗結果本身明確,但試驗耗費企業大量時間與費用。建議對已有明確結論的產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適當減少重復試驗,減少登記成本,減輕企業負擔,提升企業競爭力。同時,對減少試驗節省下來的費用,用于建立農藥創新開發基金或用于農藥新品種的開發補貼上,以促進農藥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