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左彬彬 來源:國家統計局、農民日報 日期:2021-03-01
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一年。經過五年奮斗,“十三五”規劃提出的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較好實現。經濟總量突破100萬億元大關,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連續兩年超過1萬美元。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十三五”時期,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名義增長2045元,比“十二五”時期多增156元;5575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年均減貧1115萬人。
據介紹,2020年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按現行農村貧困標準計算,551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全年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88元,實際增長5.6%,增速分別比全國居民和全國農村居民快3.5、1.8個百分點。根據國家脫貧攻堅普查結果,中西部22省(區、市)建檔立卡戶全面實現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飲水安全也有保障。
居民收入與經濟同步增長。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增長4.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1%,快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速。農村居民收入較快增長。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實際增長3.8%,快于城鎮2.6個百分點。
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及時有效。糧食產量再創新高。全年糧食產量66949萬噸,比上年增產0.9%,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能源供應保持穩定。原煤、原油、天然氣產量分別比上年增長1.4%、1.6%、9.8%。產業鏈供應鏈基本穩定。全年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4.5%。
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扎實有力。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186萬人,超額完成年初預期目標。年末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2%,均低于預期目標。全年居民消費價格平均上漲2.5%,低于3.5%左右的預期目標。生豬生產逐步恢復,年末存欄40650萬頭,比上年末增長31%。兜底保障力度加大,全年全國居民人均轉移凈收入比上年名義增長8.7%。
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社會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年末全國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人數分別比上年末增加2150萬人、978萬人、693萬人和1147萬人。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近10億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社會幫扶持續加力。全年臨時救助1341萬人次,資助8990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實施直接救助7300萬人次,救助人次數均比上年明顯增加。棚戶區改造穩步推進,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掃尾工程任務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