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左彬彬 來源:農民日報 日期:2021-02-22
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發布15件落實食品藥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專項行動典型案例。此批典型案例覆蓋領域廣,包括添加禁用物質的減肥咖啡、“假烤鴨”、網絡訂餐平臺不履責等食品領域案件,黑作坊制售假藥、藥店銷售過期劣藥等藥品領域案件,不合格化妝品案件以及危害農業安全的偽劣種子案件等。
在黑龍江毛某某銷售偽劣產品案中,毛某某為牟取利益,未從正規渠道購入種子,而是從農戶處購入大豆,用沒有任何標識的白色透明編織袋灌裝,作為“黑河43”等銷售良好、廣受種植戶認可的大豆品種種子,在其經營的春陽種業對外銷售。至案發時,毛某某共銷售“白包”大豆種子10次,共計7000余斤,銷售金額近15萬元。2020年12月7日,黑龍江省嫩江市人民法院以銷售偽劣產品罪判處毛某某有期徒刑十一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15萬元。通過該案辦理,檢察機關及時啟動農資打假專項工作,規范農資市場秩序,打擊制售偽劣假冒農資違法犯罪行為,促進農資市場健康發展。同時,當地人民檢察院加強對經營戶宣傳,提高商戶對假冒偽劣農資的辨別能力和守法經營意識,并深入鄉鎮、村屯進行普法宣傳,提升農民維權意識。
據統計,開展專項行動期間,全國市場監管部門查辦涉食品安全違法案件28.48萬件,罰沒款27.25億元;藥品監管部門查辦藥品、化妝品和醫療器械領域違法案件10.77萬件,罰沒款18.40億元;檢察機關批準逮捕涉食品藥品安全犯罪案件3945件7298人,起訴8791件17066人。
下一步,相關部門將進一步聚焦“三無食品”“過期食品”“未經檢驗檢疫食品”等問題產品,嚴厲打擊農村制售假冒偽劣食品違法犯罪,切實維護農村食品安全;依法加大對制售假劣種子、農藥、化肥等農資犯罪的打擊力度,切實維護國家糧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