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宋繼文 來源:農藥工業網 日期:2014-12-22
今年以來,隨著馬云等網商大佬強勢進入農資電商領域,再加上輿論的推潑助瀾,引起了許多人的不安,甚至有人說馬云就是一個害人蟲。喜歡馬云也罷,不喜歡也罷,都不頂用,該來的該去的你都阻擋不了。馬云很可怕,但是沒有必要談馬變色,只是你自己要保持清醒,別讓馬云忽悠了即可。我想結合目前農村的現狀和農民對農資電商的擔心也說上幾句,潑點冷水,給熱點降降溫。
對農資行業來說,電商走向農資是一種趨勢。但是,這都應該與大農業環境相結合,也就是說農村的土地流轉,農業的集約化經營,還有物流配送等是網絡營銷或者說是農資電商的前提。可不是所有的電商模式都能套用,農資市場要有自身特點,如銷售渠道、營銷模式,收款方式等,這其中很多東西電商解決起來都非常困難。所以,目前來看農資電商應該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同時,就是今后電商也不可能完全取締實體店,就像現在淘寶很流行,但是人們還不是也照樣的去逛商場超市的嗎。
一是農村目前的現狀是愛上網的不種地,種地的不上網。目前農村愛上網的是年輕人,但是年輕人不種地,他們在網上購買的都是一些快消品,很少有人看農業網站。真正種地的人大多年齡偏大,文化程度低,思想保守,雖然大部分人有了手機,但僅僅是個山寨機,是個通訊工具而已,少見有用智能手機的,并且農村網絡化發展現狀也遠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快、那么好。農民也已經習慣了目前的購買模式、付款方式、售后服務等,例如農資銷售大部分都是以賒銷為主,如果想讓農民先給錢后取貨,那是很難的。再說家庭農場、合作社這樣的大客戶數量比較少,靠近城市發達地區比較多一些,偏僻一些的農村幾乎沒有。就是有,所需的農資數量也有限,而且他們憑借自己的精明和優勢,在本地購買農資早已是批發價了,還享有技術服務保證,比起網購的優勢來也差不了多少。
二是由于目前存在的信用機制缺失問題,農民擔心上當受騙。農民說我憑什么相信你?我與某農資店合作多年,我就相信他。目前電商之所以火熱,就是因為它方便、便宜,可一旦農資產品也出現了低價,假貨是否就會橫行呢?農民擔心在網上購買農資被忽悠了,更擔心價格低了買到的是假農資,也不會用支付寶在網上來付款。所以寧愿在本地農資店購買,也不愿意在網上購買。他們認為在本地農資店購買,能與經銷商協商價格,聽取經銷商指導如何配藥的建議,還不用擔心出問題,及就是出了問題也好找到人理論。
三是擔心物流不給力。農事季節性強,特別是病蟲害問題,突發性比較強,農民是無法提前預知的,一般都是臨時要用的時候才去購買,而且是急等著用。但是農藥容易泄漏污染,有的還易燃易爆,不宜與其他產品混裝,只能用物流,按法律對物流行業相關的規定,農藥的收、運、貯必須要有專運車輛、專貯的地方,這個難題就不好解決。加之物流速度比較慢,大多得有好幾天能到貨的;并且物流輻射面又不廣,大都只能到縣一級,到不了鄉鎮、村一級,農民是沒有那個閑功夫等的。
四是擔心缺乏售后服務。購買農資離不開技術指導,而農作物病蟲害疑難雜癥比較多,農民知識水平又比較低,很多問題有人專門指導都很難解決好,那么,在網上、電話中描述一下作物病蟲害的癥狀,你就能給出解決的辦法來?例如什么時候預防,什么病害、蟲害等全部都能爛熟于心,樣樣都精通,這恐怕不太現實吧。農民要的是你能幫他解決實際問題,多數是奔著人去的不是沖著藥去的。
所以,別跟風被所謂的大師洗腦了,大師靠的是嘴,是講課,你與他不同,得好好想想自己要做的事業,找準自己的路。